泰山巖基本資訊
寺廟名稱 | 泰山巖 |
---|---|
主祀神祇 | 顯應祖師 |
寺廟教別 | 道教 |
寺廟縣市 | 基隆市 |
寺廟地址 | 基隆市七堵區華友一里新一路94號 |
寺廟電話 | 02-24512559 |
寺廟負責人 | 陳志益 |
寺廟經度 | 121.670845031738 |
寺廟緯度 | 25.0948696136475 |
泰山巖特色統整
泰山巖怎麼去? 地圖資訊
泰山巖相關分享
據網路資料轉述 頂泰山巖建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仕紳李序彥、李序原等所捐建, 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彭內莊分香泰山顯應祖師神像來臺,原名「福山巖」。 咸豐三年(1853年)爆發泉漳械鬥,福山巖為漳人所焚毀, 後由李符記(李序原之孫)捐地重建, 改稱「泰山巖」,又稱「頂廟」或「頂泰山廟」 因位於崎仔腳山腰上,故又名「崎仔腳廟」,後該廟又分靈出另一座位於山下明志路上的泰山巖,為分別兩座「泰山巖」,故頂泰山巖又稱為「崎仔腳老祖廟」、「頂廟」。 後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及昭和七年(1932年)重新修建,乃成今日格局,廟中石雕牆堵石柱多為本年所重建, 梁柱結構木雕乃名匠陳應彬所設計督造,陳應彬負責大木作(結構),黃龜理負責小木作(花部雕刻),為台灣尚存少數木造寺廟建築。1972年再度重修,而成今貌。 「頂泰山巖」為安溪縣李姓族人創建,所以也是當地李氏之祖廟。泰山區內另有一「下泰山巖」,係由「頂泰山巖」分靈而來,自此泰山巖始有頂、下之分,本地的地名「泰山」,也因此而來。
來逛秘境大排定會經過這著名的三級古蹟 來到這就覺得非常安定 台灣有這麼歷史悠久的文化資產一定要持續好好保存 後方的大排也是意外的美麗與清幽 泰山區有這麼好的規劃真的是區民之福
很好的登山步道,有許多分岔小徑還有應化生態區可以欣賞大家整理的很漂亮的植栽,大排水溝還有很多臺灣鯛。
鎮守泰山的古剎,廟前有超大廣場,雨天時全部架設雨棚,對於上下山的登山客來講,提供一處安心庇佑的廟宇。 洗手間很乾淨。
很靈驗 現在可以求取金鏟子
旁邊有一條登山步道 大約1公里多可以考驗自己的實力 盡頭就是南亞 步道很好走 全程都是水泥階梯 停車也很方便
宗教信仰是個人自由,但沒必要常常開公播系統唸經以及放炮吧~嚴重影響附近鄰居生活作息,時不時又放鞭炮是想嚇死誰
新年祈求平安 後山有小公園還可餵魚
2020 10 25去完貴子兒童公園後,上來這,有很多信徒這參拜,頂泰山巖建於1754年,由李序彥、李序原等人所捐建,經過多次重修後變成現在這幅模樣,主要拜顯應祖師其他則是觀音、媽祖等,另外附近有應化生態排水源區可以走走步道看綠色植物
簡單好走的一條路線,從應化社區直上,或從旁邊的廟宇直上都可以,最高可以上到南亞園區,值得來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