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基本資訊
寺廟名稱 | 天后宮 |
---|---|
主祀神祇 | 天上聖母 |
寺廟教別 | 道教 |
寺廟縣市 | 連江縣 |
寺廟地址 | 連江縣北竿鄉坂里村94號 |
寺廟電話 | 08-3655423 |
寺廟負責人 | 王詩如 |
寺廟經度 | 119.97331237793 |
寺廟緯度 | 26.2148418426514 |
天后宮特色統整
天后宮怎麼去? 地圖資訊
天后宮相關分享
我來過這座天后宮兩次,第一次是騎車經過看到遼闊沙灘旁居然有有這麼一座橘黃色的小廟,特別是造型特殊的屋簷,就這樣安靜的守護村民,我行走周圍海風吹得頭有點疼才離開;第二次專程帶友來訪,外牆的顏色變淡很多,或許是海風日曬的關係,有另一種與沙攤同存的色系;走到沙灘散步看海,遠處還有阿兵哥駐守的據點,雖然很想跳下去泡泡海水,但友人肚子餓催的緊,只能拍照留影了
全台最小馬祖廟。閩東式建築,據傳說本廟最早建於道光年間,經過多次修建,最近一次改建在民國七十二年,村民們因舊廟破損,集資重建,由北高指揮部支援兵工協助建造,有村民們記得廟成之後,被丟棄的破舊香爐上依稀可以辨識「清道光□未年」,按道光年號中有「未」字的有︰道光三年歲次癸未(西元1823年)、道光15年歲次乙未(西元1835年)、道光27年歲次丁未(西元1847年)。另白沙平水尊王廟有鐵製香爐紀年為「道光乙未年」,因此推論以「乙未」年最有可能。 在福建省長樂連江一帶各村境,多數的大王宮,初只具有守土保安的神職,於眾神系統中,神格不高,略似「村長」職位,因此只能夠建造小廟以供奉之,廟神沒有固定來源,守土尊王,略似城隍爺傳說系統;因馬祖各澳口大王宮廟多源自原鄉香火,而且有些大王具有「報亡」的職能,即村中老人家過世後,子孫必須攜燈引導至大王廟,向本境大王報告往生者死亡日期,就此除去陽間戶籍,入陰間戶籍。某種程度上大王具有城隍職能的,因此,澳口的守境大王具備有城隍職能,守土尊王可視為村境城隍亦不為過。 福德正神也稱土地公,是一村境守護神,漢民族敬畏天地,自古皇帝即有祀天祭地儀式以求天下萬民平安,衍續至今,幾乎每座廟宇均會供奉之。 廟旁偏殿所供「老堂公」,村中長者表示︰老堂(或稱老郎),是屬夭折的嬰幼兒的孤魂野鬼之類,因無後代子孫供奉無香火可享,常擾弄村民討食,為安撫之,於廟的左側立一神龕供奉。據說有一次,一位村民到天后宮燒香,忘記也給老堂公焚香,於是返家後,家中老小莫名生病,且高燒不退,後經人指點,攜祭品再度到廟裡專程祭拜老堂公才解除病痛。本廟老堂公神像作清裝打扮,亦可作為其為清代廟宇的佐證,因現代塑成神像較少作清裝打扮。
是座歷史悠久且外型很可愛的天后宮, 旁邊有老堂公是供奉孤魂野鬼的。 最近在整修,旁邊有可愛的神話鳥黑端嘴鳳頭燕鷗造型的投錢香油箱,在入口處有八隻。 旁還有沙灘可以走走。
台澎金馬地區最迷你的媽祖廟就在坂里,坂里天后宮因外觀小巧可愛、色彩鮮豔,成為馬祖著名的廟宇之一。 據傳坂里天后宮肇建於清道光年間,依據有限的文物推斷可能是1835年或1847年,經過多次修建,最近一次於1983年改建完成。 坂里天后宮是馬祖的傳統建築,與台灣本島的廟宇形式不同,比較像福州廟宇,無山門設計,也沒有幾進幾院的格局,小小的空間供奉所有神明。 坂里天后宮的殿內除了主祀媽祖娘娘,同祀有福德正神、本境大王與老堂公。
小巧的阪里天后宮,座落在阪里海灘邊,守護著阪里。歷史悠久小巧可愛,最近重新彩繪過,多了許多圖案與墜飾,變得相當漂亮,繽紛與鮮豔許多,多了圖案搭配主體的黃色,顯得更生動活潑。
位於坂里沙灘旁的坂里天后宮,是坂里最小的天后宮,一旁的路邊還有坂里蔬菜3寶的裝置藝術很可愛非常適合拍照。
來到北竿的坂里天后宮,小巧精美的建築,感覺很像樂高積木或磚塊蓋成的,獨特的建築外觀與顏色,已成為北竿重要的地標。 北竿三寶:蘿蔔、高麗菜和大白菜是位在入口處,但由於我看到大海就狂奔,忘了要拍三寶. 所以大家記得就是往坂里沙灘往白沙港方向的不遠處,只要看三寶或是遠方看到鮮豔的黃色建築,就差不多抵達了.
全台最迷你天后宮,旁邊不知道為什麼有遊樂設施,再過去一點的沙灘上垃圾很多。
位在海邊的媽祖廟, 旁邊有神像會抽菸, 還有一小座遊樂場, 一星兩分貓給七分。
最迷你具特色魅力媽祖廟,原來就在這裡,鮮豔色彩是整修後的,座落於海邊旁,守護著坂里居民,特別的是非面向海邊,是面向前方山頭,原來在山的遙遠另一邊,是有意義的喔。 這有馬祖縣鳥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立相,鳳頭燕鷗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