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宜蘭縣寺廟探索

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基本資訊

寺廟名稱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
主祀神祇玄天上帝
寺廟教別道教
寺廟縣市宜蘭縣
寺廟地址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濱海路二段1巷21號
寺廟電話093-359376
寺廟負責人黃椿池
寺廟經度121.841003417969
寺廟緯度24.8797798156738

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特色統整

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怎麼去? 地圖資訊

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相關分享

[1]allen Lin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屬於道教的廟宇,祭拜玄天大帝,是附近重要的信仰祭拜廟宇之一。廟的佔地不小,停車位不少,也提供廁所可供訪客使用。廟前的兩隻石龜上面有一些鐫刻文,可以仔細閱讀。

[2]Aristophanes Wu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天氣好時很漂亮,沙灘很好走,也能看見飛行傘降落,附近也有咖啡廳坐看海景。美中不足的是公廁或沖洗室很髒亂,需要靠每一位使用的遊客共同維護整潔,身上砂子抖乾淨再進去沖洗,不慎弄髒了也該協助沖乾淨。

[3]xiafu Lay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廟宇建築莊嚴,海岸景色優美。玄天上帝護佑鄉民,值得香客們到此參拜。

[4]Hamber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外澳接天宮主祀神祇 : 玄天上帝。並與湖北武當山有宗教文化的交流,是台灣信奉玄天上帝的分支中心處所在。 此廟亦有供奉聖父聖母以及玄天上帝不同時期的法相。

[5]妙音(Toyota)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該宮溯自清道光貳年(西元1822年)距今壹佰捌拾伍年,有一大陸信徒黃迎,奉請北極玄天上帝金尊東渡來台,由烏石港上陸至四圍保啤口,遇匪亂神功顯赫敕平後,遷來外澳里石空中路嶺上,茅蓋神堂供人膜拜,並教化居民墾土農耕,增加生產改善居民生活,澤被山農信仰日深,石空保正為祈風調雨順,保佑黎民平安與居民黃清香、黃文龍、楊春、王圍、連阿源、王龍文、黃過枝等,誠心合建永固廟堂,因山高水長稱為接天廟。台灣光復因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丕變,山上居民紛紛鶯遷外澳里謀生,幸得尤春長、楊義俊、石阿番等,憑筊請示北極玄天上帝遷建接天廟。當時善信林錫虎夜夢 北極玄天上帝指點,廟應遷建外澳武當山,乃不可思議之巧合。將情告眾,眾感神通廣大拱手贊同,遂組織興建委員會捐資購地,聘請工程師黃姓煌設計,擇於民國陸拾貳年花月拾陸日子時動土鳩工,同年拾壹月初三日卯時恭迎 北極玄天上帝金尊入廟,安奉神位是時風雨來參,倏目雨過天晴,人云真神下降,大家共沐神恩拱手同慶,神宮竣工。民國柒拾陸年端月管理委員會增建牌樓,雕刻石堵、環龍、九龍、石獅等,配合該宮如北式輝煌宮殿,故將原廟改稱接天宮。道場建於本省東北角風景區外澳武當山,玄闕背山,牌樓面海,巍峨矗立,非常壯觀。人云近海知魚性,傍山識鳥音,十分神氣,香客進宮登上神階頂,翹首雕樑畫棟,膜拜肅穆神宮,不勝頂立地成佛之感。憑欄四顧,東望龜山朝日,南眸烏石春帆,西睨金盈瀑布,北觀虎字碑林,風光明媚,頻聽濤聲鳥語,心曠神怡,宮前有鐵路、公路交通方便,進香車馬頻繁,香火鼎盛香客日增,素稔諸位大德敬神神佑,敬邀台駕光臨,藉神功而默佑,冀聖澤以禎祥。 民國七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奉北極玄天上帝指示,向祖廟大陸湖北省武當山紫霄宮禮香朝拜,由王主任委員信高率信徒前往祖廟進香。 承蒙紫霄宮眾位道長熱烈歡迎,承紫霄宮王會長請示,北極玄天上帝特准設立為台灣第一行宮及台灣奉祀玄天上帝同道之總連絡處。 同年十二月再組團前往祖廟,迎回真武大帝金身一尊,高四尺二寸,返回鎮殿。 民國八十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卯時,外澳接天宮武當殿動土平基。 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廿四日向內政部申請祖廟十七名道長蒞臨本宮舉行武當殿安座大典,盛況空前。 民國八十六年九月三十日(農曆八月廿九日)為本宮武當殿配祀神祇 三清道祖、紫炁元君、三十六神將、五百靈官、聖父、聖母、註生娘娘等尊神開光安座大典,恭請大陸福建省祖廟泉州市法石真武廟主神玄天上帝金尊駐駕本宮,並啟建朝真禮斗道場三永日暨新塑贔屭(龍龜)剪綵,普天同慶,薄海騰歡。 該宮內有玄帝庇境護民,外有山光水色浸淫薰陶,可謂得天獨厚,兼得天時地利,若有信眾欲前往摹拜參香者可搭車至外澳站下車,沿途飽覽東北角天然勝景,一舉數得。

[6]謝光呈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外澳接天宮,在台灣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濱海路2段1巷21號,位於東北角風景區內,是一座真武廟,主奉玄天上帝。 簡介 編輯 1822年,唐山信徒黃迎奉北極玄天上帝金尊渡台,由烏石港上陸,在外澳石空古道,蓋茅庵供人膜拜,山區農民信仰日深。當時的保正與居民人等,為之合資立廟,號稱「接天廟」。 1945年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後,因社會環境丕變,山上居民紛紛鶯遷平地謀生就業。故善信等奉神諭,將廟遷建外澳武當山。1973年本廟竣工。 1987年增建牌樓,雕刻石堵、環龍、九龍、石獅等,改稱接天宮。 1990年以後,外澳接天宮向中國湖北省武當山紫霄宮拜山,迎回北極玄天上帝神像,也請來了福建泉州法石真武廟玄天上帝金尊奉祀。 接天宮宮殿雄偉,環境清幽,林木蓊鬱,是登山踏青的不錯選擇,不少居民會在當地運動遊憩,後殿可以看到玄天上帝轉世之每一世塑像,從真武年幼為王子始,一直到被敕封為帝而冠冕之貌。 二樓另一側供奉著玄天上帝的父母與真武幼年之像。

[7]黃寶誠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有拜有保佑,順道去拍石空古道的登山口,遇見主人問我去哪裏?我回外澳火車站。他叫我直直走,經過他家續沿欄竿鐵軌走~~六點20分的火車~~感激不盡!

[8]陳永倉(Rovktw)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有神則靈,太多沒看過的神尊,還有共濟會全視之眼!!

[9]Jovi Liou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接天宮非常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10]賴富煒關於武當祖廟台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的評價:

武當山祖廟 台灣第一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