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宮基本資訊
寺廟名稱 | 永順宮 |
---|---|
主祀神祇 | 五府千歲 |
寺廟教別 | 道教 |
寺廟縣市 | 臺中市 |
寺廟地址 | 臺中市大肚區永順里文昌路2段690號 |
寺廟電話 | 04-26991486 |
寺廟負責人 | 陳有建 |
寺廟經度 | 120.531867980957 |
寺廟緯度 | 24.1615600585938 |
永順宮特色統整
永順宮怎麼去? 地圖資訊
永順宮相關分享
希望廟宇能夠為了環境、愛護地球,不要再燒東西了。常常大量燒金紙等物,造成附近空氣急遽惡化,無數被吸入人體就再也出不來的懸浮微粒飄散在這個大家的居住地。
創立於西元1724 歷史沿革: 雍正2年年間[西元1724]漳州陳姓先民自中國原鄉渡海來台,為求航行平安。至漳州府金浦縣龍頭堡蜈蚣山迎請池府三王,並至廈門鈴仔堡二王爺街隨行,順利登岸後。 於塗葛窟牛埔仔庄定居,並至南鯤鯓代天府迎請朱府王爺為大王,合稱「牛埔三府王爺」。 而永順宮薛四王及吳五王,又有另一典故,地方相傳薛府千歲原供奉於臺中東勢,後因溪水高漲,廟宇流失,因而寄放於巧聖先師廟,吳府千歲則為清水高美文興宮所供奉之王爺; 某日,一位信徒至東勢請走薛府千歲後,又至清水請走吳府千歲,但到牛埔仔要偷請池府千歲時,被路過民眾發現,倉皇逃跑,得手之神像也未能帶離,當地居民認為這是薛、吳兩位王爺同受玉旨到牛埔庄坐鎮,輔佐三府王爺代天巡狩,遂合稱為「牛埔五府千歲」。 光緒11年(西元1885),王爺降乩指示牛埔仔庄將會流失,乃遷徙至崁仔頂,並由龍井南寮信徒提供茅草,於永順宮現址重建廟宇,才得以避開明治44年(西元1911)塗葛窟流庄的命運。 明治29年(西元1896)奉旨代天巡狩四個月,巡狩虎尾溪以北、大甲溪以南、東至中央山脈、西至海岸的彰化縣轄境,巡狩完畢後,迫於時局未能舉行送王儀式,該批巡狩王爺神像、 文武主帥、3對劍童印童,以及36尊兵將乃於該宮供奉迄今。 昭和5年(西元1930)翻修屋頂及建設左右廂室,現廟於民國63年(1974)重建。 民國68年(西元1979)落成,民國71年(1982)購廟前500坪土地建活動中心及村民集會所。 民國86年(西元1997)再購廟埕左側400餘坪土地,民國93年(2004)興建辦公大樓,始具今貌。
歷史悠久的廟 裡面還供俸著紙做的神像 已經上百年的紙造神像 處處有寶可以發掘
希望可以少燒一些東西,讓附近居民不要飽受廟製造的空氣污染,早上燒,傍晚問事起乩的也燒,有時晚上睡覺時間也在燒,三餐燒肺快受不了,根本猝不及防。
五府千歲爺很靈驗,尤其是問事業超準,如果要問感情可以問觀音佛祖或是註生娘娘。
小英總統今天來訪上午九時30分
心情繁燥想心靈沈澱的熱點
五府王爺慈悲靈驗
在地庄頭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