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宮臺南市寺廟探索

開山宮基本資訊

寺廟名稱開山宮
主祀神祇保生大帝
寺廟教別道教
寺廟縣市臺南市
寺廟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156巷6號
寺廟電話06-2282812
寺廟負責人林子欽
寺廟經度120.200477600098
寺廟緯度22.9943313598633

開山宮特色統整

開山宮怎麼去? 地圖資訊

開山宮相關分享

[1]陳墨菲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亦稱開仙宮,在民生路156巷12號,廟域面積204.7932坪,廟房建築為110.726坪。傳於永曆年間荷據時期以前建築,所奉祀為陳稜將軍,故稱「將軍祠」,明鄭時期改稱為「開山宮」,康熙二十年(1683)前後改奉醫神吳真人(保生大帝、大道公)。本廟乾隆五年(1740)曾加予修葺,光緒九年(1883)毀於大風暴雨後,續由歐陽騰、許如壁、徐光梓、葉登科等人鳩資重建。民國三十一年為開防空洞,悉予拆除,現廟係民國四十三年(1954)重建。史蹟價值: 1.為臺南市祀大道公最早之廟宇。 2.為臺灣本島最早創建廟宇之一。 3.傳說原祀虎賁中郎將陳稜之廟宇。 建立沿革: 相傳荷據以前,就有先民渡海遷台在此拓荒墾蕪,昔時為感戴隋煬帝時代遠征琉球國的虎賁郎將陳稜將軍的開台勳業,尊他為「開山聖王」來祭祀,並已建有《將軍祠》一廟,乃為開山宮的前身;到了明鄭時期,明寧靖王駐台時,為表將軍開創台疆之先功,進封將軍祠為開山宮,以表陳稜將軍開山闢地之宏功,廟前留有石柱對聯「克壯觀瞻隆古地 聿新營建重開山」,讓其千秋永享鴻遠流芳,亦稱為全島最早的廟宇。 開山宮前早期是一個泊船港,舊稱帆寮港,昔時濱海漁戶泊碇、居住及修補漁帆就在此地因而得名帆寮,隨著海岸線西移後便失去港口功能的昔日港濱成為陸地,帆寮亦隨市集的擴大發展為內、外新街,清領時期先民移台漸多商賈事營繁昌或因水土不服、或因瘟疫流行,特自泉州白礁奉請保生大帝吳真人金尊前來,應府城新街街民合議,合祀於《開山宮》 開山宮在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臺灣縣志/雜記志九/寺廟/在西定坊中記載:「開山宮,祀吳真人.一在新街,曰開山宮.一在北線尾,曰大道公廟」,乾隆五年(西元1740年)再由候選同知王紹堂等重為修茸;六十年武舉張文亞等,議鳩眾重修;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吳振宏等再為倡修;同治七年(西元1868年)董事林天理、林廷爵、歐陽庸等,與外新街王用賓等,鑑於宮中金尊日益眾多,僻居一隅終非長久之計,遂倡議重建以昭宏神,堂觀煥然屹立於斯;光緒九年(1883)毀於大風暴雨後,續由歐陽騰、許如壁、徐光梓、葉登科等人鳩資重建斯時廟貌規模大備,有左右偏殿橫跨至現今現今民生路中心,拱門臺階堂構輝煌。民國三十二年為開防空洞,悉予拆除,戰後於民國三十七年由地方人士蘇料明、蔡清塗、吳添綢、黃火炎、方金水、王阿智等發起利用原廟舊材簡易重建,堂構狹隘金身擁擠,現貌是於民國七十六年由主任委員蔡金龍先生發起重建並於民國八十五年落成建醮至今。 主祀神明為吳、孫、許三真人(吳真人是保生大帝--吳本、孫真人是天醫真人—孫思邈、許真人是感天大帝--許遜真君) 、陳府千歲;前殿並配祀府城僅有的立姿三十六官將古神像分左右兩組對稱排列:後殿為觀音佛祖殿並配祀有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月下老人。

[2]Gaap Liu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廟前就是一堆桌椅 吃著冰和麵客人 因為是農曆過年前來 大門沒開 從側門進去 視覺上廟不大 主神是保生大帝

[3]亮呇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主祭祀保生大帝、觀音菩薩、臨水夫人、福德正神、虎賁將軍、三十六天罡、五營將軍。

[4]楊明照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府城很具曆史的古典廟宇:今日恰逢七夕,來看看時隔41年回歸的勤仙姑像

[5]flyingfish Liu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保生大帝為主神,另供奉觀世音菩薩,廟內古樸雅緻

[6]王郁閎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廟殿空間不大,正殿供奉開基保生大帝,後殿主祀觀音佛祖且剛好位於神興宮的斜對面的巷子內。不妨路過可以徒步來此地參拜

[7]林世雄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因為廟口的卓家魚麵才來。除了保生大帝還有後殿的觀世音菩薩。

[8]複雜的單純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保生大帝+觀世音菩薩….. 在巷子裡面不好發現

[9]劉景華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主祀保生大帝,前後殿設計,共13爐。

[10]Cyrus Guo關於開山宮的評價:

20210110恭祝台南正德堂庚子年啟建金籙慶成祈安三朝建醮大典 送天師